感谢您继续收听新一期【资产所以然】配资网站首页,本期和大家聊聊“定投”你真的做对了吗?
在上周的文章中我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从投资目标的角度进行账户跟踪、调整和投资标的选择的思考。收到一些投资者反馈,很感谢大家的认可。
今天想和大家聊的话题是关于“定投的微笑曲线”。想到写这个话题还得感谢在端午假期见面的一位朋友,聊天中她和我分享了这几年惨痛的投资经历,也希望我帮忙看看她的投资账户如何调整。
其中一段经历是在一个有百万粉丝的财经博主的“投教”下,通过持续定投的方式买了不少前几年万众瞩目的明星基金,而至今仍然有接近40%左右亏损。
当我问她为什么会定投这些明星基金时,她说因为听了这位网红大V关于定投的课,图文详实、有理有据,确实看起来很有说服力,所以她也就在市场刚下跌不久便开始定投,但持续下跌过程中并没有迎来反弹,投资的金额却越来越多,最终因为看不到回本希望而终止定投,时至今日账户上依然有很大幅度的亏损。
我可以感受到这位朋友的沮丧,她说自己也照着定投了,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还是亏了这么多,这个账户看起来有一种永远无法回本的样子。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在我刚开始写资产所以然时,用最大回撤和长期年化收益率诠释的一张图表。
表1:控制风险的意义:回撤 vs. 实际复合年化回报
我很想告诉她的是:亏损发生后的确有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回本,如果不根据个人的投资目标做调整,在现在的情况下,不仅财富不能快速增值,还面临缩水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和家庭结构变化,很有可能将越来越难实现之前规划的投资目标。
这位朋友的经历也让我好奇所谓的课程,我也去读了一些财经博主有关定投的投教文章。总结下来,财经博主们关于定投的说教基本围绕“微笑曲线”展开,所谓的微笑曲线就是在市场下跌过程中,用定投通过分批买入,降低平均成本和单次择时风险,依赖时间积累份额,当市场进入牛市,超过平均成本,投资者即可获利,自然形成“微笑曲线”。
此外,大家关于定投听到最多的是“越跌越买”。财经博主有推荐用宽基指数定投的,也有推荐定投主动管理基金的,但对于长期趋势向上的资产要如何投资似乎基本没有人提及。
为了更好展现不同走势的资产定投的效果,我也找来了几个指数做了一些定投测算,我们选择包括国内股票指数、美股标普500、黄金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数,以及几个热门的行业。
我们跟踪这些指数从2022年1月1日至今的业绩走势情况,以及我们分别在代表2022年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见顶后,回落在10%、20%和30%时,开启对这些指数每周500元的定投,中间不采取止盈,直至今年5月底各个指数的定投收益情况。
图1:主要指数2022/1/1至今业绩表现
表2:各类指数自高点回调10%、20%、30%开启一次性投入和买入持有的收益
注:行业主题主动管理基金为主要投资于这一主题的主动管理基金业绩拟合后数据。历史测算数据不代表未来,不代表基金的真实业绩表现,仅供说明参考。周度定投累计收益率=期末总金额/总投入金额
数据来源:南方基金,Wind 数据截止日期:2025/5/31。
从上面的图表我们比较容易观察到的是:对于国内股票这一资产,除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整体表现为趋势上行外,其他指数均整体表现为震荡下行,但倘若投资者在下跌过程中开启持续定投,其亏损幅度要远好于在市场下跌不同幅度后一次性买入。
对于除了红利指数以外的几个国内股票指数的定投测算数据来看,可能大家第一眼的感觉会比较惊讶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在最近三年多时间的定投体验居然会这么好。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定投收益处于盈亏平衡,但创业板定投收益就存在一定差距。
这主要因为这几个指数自从2022年初以来期间走势也呈现明显差异。恒生科技指数见顶回落始于2021年2月,并且下跌的幅度和速度都是相当迅猛的,当国内股票整体从2021年开启下跌,尽管恒生科技指数在2022年10月下旬见底,但已经经历过了下跌幅度最大最急速的阶段。
2022年10月底后,恒生科技有一轮持续至2023年1月底的明显反弹,随后整体维持较大幅度震荡表现,尽管后续也有下跌但低点都不及2022年10月底。此外,不同于几个国内股票指数的是恒生科技指数以国内头部科技和制造业公司为主,本身的公司质地都是很优秀的,随着政策影响逐渐减弱,恒生科技先于国内成长板块与去年7月底开启了较为明显的趋势性反弹。
在这种行情下,投资者或许更容易通过定投获取较好的投资体验。而对于创业板指,真正开启趋势性回调始于2021年底,尽管2022年4月有一轮较为短暂的大幅度反弹,但随后受市场整体环境和高估值的影响,总体表现为下行,并于2024年9月底见底。尽管去年9月底开启了较大幅度反弹,但今年以来总体以震荡下行为主,因此对于定投创业板指数的投资者而言也确实很难获得较好的体验。
下面我们来说说,为什么定投行业主题基金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如果读过4月底我写过的三篇关于如何选择主动管理基金以及了解主动管理基金收益来源的朋友们一定还记得,我在文章中对主动管理基金业绩的拆解。
总体来看,基金经理的业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整个股票市场的影响,我们称之为Beta收益,另一方面则是超越指数表现的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可以来源于基金经理的仓位选择、行业偏离、个股选择以及交易行为这四个主要方面。超额收益因基金经理投资风格、投资心态、交易等等多重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阶段性正收益或者负收益的情况。而且总体来看超额收益其实并不稳定。
并且由于主动管理基金规模已经较大,基金经理的调仓难度、对于股票的选择难度会大幅增加,因此相较于规模较小时,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会提升。
根据晨星(Morningstar)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国内主动管理基金的超额收益整体呈现下滑趋势。因此这也是造成对主动管理基金,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基金,开启定投在长期可能难以获得较好收益的体验的部分原因。
此外,基金管理人可能还会在市场下行过程中持续面临对于个人投资管理方法的调整、投资风格变化或者基金更换经理人的情况,从而导致原来投资风格发生较大变化,因而可能体现出超额收益和Beta收益都不佳的情形。
图2:主动管理偏股基金战胜基准趋势
数据来源:晨星(Morningstar)数据截止日期:2024/11/30
注: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计算选取范围包括了大盘成长股票、大盘平衡股票、大盘价值股票、中盘成长股票、中盘平衡股票、积极配置-大盘成长、积极配置-大盘平衡和积极配置-中小盘。这几个展星分类中,剔除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以及ETF联接基金后,采主动管理策略运作的基金。
最后我们来聊几个趋势性上涨资产做定投的情况。从表2中我们也看出对于长期处于上涨趋势的资产,尽管定投也会摊薄收益,但投资者仍然可能有较好的持有体验。但是总体投资收益效果不如一次性买入并持有。
那么看完上面的数据和分析,我们在定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又应该以什么方式采取定投呢?下面来说说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总体来讲,选择什么资产进行定投是极其重要的,选择宽基指数可能要好于选择主动管理基金甚至是行业主题基金。对于主动管理和行业主题基金的定投,投资者务必需要对基金经理本身有深度的了解和跟踪,并且需要注意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
对于行业主题基金,不论是指数还是主动管理,投资者需要对行业本身所处的周期位置、配置结构、选股逻辑、行业估值和盈利情况有充分的预判和了解。
对于宽基指数的定投,在选择指数前,我们需要对所选择的宽基指数本身在中长期的风险收益特点、影响收益波动的原因、行业配置结构、重仓股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不可以盲目进行选择。
对于本身波动较大的指数,我们需要避免的是在估值过高的时候开启定投,否则投资者需要坚持较长时间(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是更长时间)有可能获得较好的体验。最好是再结合宏观环境、产业周期等对指数本身的配置结构有一定预判。
如果大家还记得股票投资收益的拆解,即股票收益包括分红/回购、估值变化和盈利变化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红利指数由于有较高分红的保护,并且估值波动相对较小,长期来看是更加适合做底仓的品种。并且在回调时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加大定投金额更有助于长期投资体验提升。
尽管红利指数持续上涨会让很多投资者产生顾虑,但由于资产本身具有相对更加稳定的股息和较低的估值保护,持续小金额定投可能会摊薄收益,但仍然是长期可以坚持定投的“好资产”。在定投过程中投资者可以考虑在回调时加大定投金额,这将更有助于长期投资体验提升。(具体见红利的文章,《如果想要投A股,到底哪个指数更靠谱?》)
对于美股和黄金这类资产,我们需要把握的是从长期视角了解这两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特点,以及当前影响资产表现的中长期因素是已经遭到了破坏还是仍然存在。并且了解这两类资产对于个人家庭财富的配置意义和扮演的角色。
我们不建议投资者当前在美股和黄金这两类资产上追高一次性买入,但从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的角度,投资者可以考虑在下跌时逐渐以较小金额定投的方式分批买入。(具体见对于美股和黄金的过往文章:《都说要定投纳指,你真的了解美国股票吗?》《黄金又暴涨,为什么近些年黄金会一直涨?》《黄金为何持续上涨,一文看懂背后的供需逻辑》)
最后想要强调的是,定投需要以长期投资的思维进行。投资者不可以用短期要用的钱,以短期暴富的心态,尤其是在估值仍然较高的时候做短期投资,因为并不是每一次定投够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微笑曲线”。
还是建议大家做好上周文章中提到的目标规划,并且定期梳理个人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后,基于多资产和投资标的本身,深度了解再制定定投计划和投资方案。
今天的内容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在定投上对大家有所启发,帮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节奏。
投资有风险配资网站首页,入市需谨慎。
掘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